腦中所想的跟實際做到的總是有落差。我想這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,而我就在寫文章時遇到了。
還記得去年想要寫一篇描述自我觀點的文章,花了大把力氣寫完後,欣喜地拿給家人看,但卻收到了意外的評論。他們說好像只是在看我的日記!我驚訝地再回顧了一次文章,發現既口語又隨便,想要談論的觀點從一個變兩個,兩個變三個,但又局限於自己的能力與篇幅,最後該談的觀點所占比重反而被其他衍生的部分吃掉了。
太可惜了,我在心裡默默想著。但同時也很慶幸因此發現了問題。
「寫作一開始就講重點,這是對讀者的一種體貼」上了課後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們要站在讀者的立場思考。就像我們說話,也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談話是否讓對方理解了?是否讓對方感覺舒服了?單刀直入地講重點就是能站在對方角度思考的第一件事。
一次講一件事這個方法其實可以推廣至很多地方。例如一篇文章談論一個觀點,一個段落講述一個故事,又或者一個產品只有一個主打功能,一個品牌有一個眾所周知的記憶點。因為人類的大腦沒有辦法一次處力太多訊息,又遑論是記憶。這時候有個明確、簡單的敘述,就能順利地被接受與記憶。
所以,在寫作時,要體貼和我們溝通的人,也就是讀者,就要「講重點」。我想只要能夠理解這個原則,並學以致用,寫作上就可以去蕪存菁,順利地傳達觀點,做到有效率且有用的溝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