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建立文章觀點,得先拆解別人告訴你的一切


觀點是文章的核心,也是文章存在的目的。我們寫文章,最希望的就是提出的觀點能說服大眾,為讀者帶來新的觀念或者新的角度。否則,一篇讀者看了無感,不會認同,也不會對他的生活有任何影響的文章,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。

但是,要想讓讀者接受你的觀點,觀點的內容就非常重要

一個好的觀點,就像一個穩固的城堡,不容易倒塌,不容易被攻破。好的觀點指的是夠完整,夠有邏輯,夠穩定堅固,是經過自己多次反面質疑還是認同的價值。這樣的好觀點才有被接受的可能,才會被讀者傳播出去。

相反的,不好的觀點,就會太片面,邏輯不通暢,別人可以輕易找到弱點攻擊。當讀者發現文章的觀點零零落落,就不會花更多時間往下看了。

重點來了,一個好的觀點要如何建立呢?首先要學會「拆解」

我們接收到的資訊通常是混亂的,要能精簡成觀點,就要把細節拆開。將細節拆開看後,某幾個證據或例子就能形塑一個觀點,或者反過來,你的觀點就能找到例子去支持。

我們的寫作練習中,將採訪內容收斂成觀點。用的就是這個方法。

被採訪者通常是想到什麼說什麼,直接地表達所有細節,導致故事既複雜又混亂。但我們要帶著一副清晰的眼鏡,看出哪些是我們要的,哪些是不要的,幫他整理出重點,透過自己反覆推敲,讓觀點完整且穩固。

例如,我採訪咖啡廳店長的時候,聽到很多很棒的故事,但有些故事卻無法形成好的觀點。就像,他說招募工讀生的時候,發現每個大學學生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,有些學校的學生比較乖,有些學校的學生則非常愛玩又叛逆。但是,這個例子不夠成為某觀點的支持證據,也沒有其他招募的例子搭配,來形成有關「經營咖啡廳」的新觀點。最後,這個細節就必須捨棄。

但是,轉而講到「咖啡飲品創新」時,就是重點所在了!創新背後一定有需要改變的原因。後來才知道,原來咖啡廳競爭激烈,在成本年年上漲的情況下,有了新品飲料才能順勢拉高價格,提升利潤。若是「經營咖啡廳需要產品創新」這個觀點,沒有這層因果支持,就會不夠完整,而沒有辦法說服讀者了。

先拆解出細節,再重新整理,堆疊出好的觀點

當我們手邊有題材或故事時,先不急著下筆,反而要記得戴上清晰的眼鏡,看出細節。再用拆解出的證據與例子,建立觀點。好觀點能說服讀者,讓讀者看的津津有味,甚至還會自動傳播給需要的人。如此一來,觀點有它存在的意義,也才能達成我們寫文章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