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高中到大學,學生最常被要求思考:「自己要什麼?」。好似一定要有個明確的職涯目標,我們才不是沒有想法的人,才不是迷網的大學生。再加上,我們聽過許多勵志的故事,主角小時候就因緣際會喜歡上某個學科,從此一心往夢想邁進。但是,自己怎麼就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呢?
職涯規畫經常被過度強調,好像沒有確定職涯方向就代表沒有想法。而學生也深怕自己蹉跎了時間、選錯了方向,最後職涯發展不如別人。
其實,接受不確定性反而能讓生命更精彩!
世界上分成3種事: 我的事、別人的事、老天爺的事
我們每天生活裡碰到各式各樣的事情,有些事情是我們可以控制的,有些則不能。這是我在《遇見未知的自己》這本書裡覺得很棒的觀念。例如,我可以控制自己一天的行程,但沒辦法控制朋友要不要加入,也無法操控老天爺要給我好天氣。
既然世界上的事情只有三分之一我們可以控制,那你怎麼有辦法確定,規畫好的職涯有辦法完全照著計畫呢?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「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」。受到這句話影響,常常認為沒有事情是自己做不到的!
但有太多事情我們不能全盤掌握,不確定性會一直存在。只有看清這層關係,才能接受不確定的發生,不會過度地苛責自己。
當個open-mind的人,才能享受機會
對職涯方向迷網的人,要能用Open-mind的心情享受意外的機會。很多人說「要爭取機會」、「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」......等等,但當其他人願意給機會的時候,我們卻因為擔心、害怕,或認為這跟自己原先想的不一樣而拒絕了。
願意給機會的伯樂不多,錯過這次,下一次不知道什麼時候。如果自己的想法還不確定,或者跟原先想的不太一樣,試試看又何妨?跳出自己的同溫層,增加想法的廣度,說不定還意外發現自己的優勢呢!
就像我朋友的例子,她因為我系上學長的介紹,跳槽到了競業,薪水還大幅成長,工作內容也是她喜歡的。雖然起初她有很多擔心,但還是試著和學長的公司談談看,才成功換了工作。後來她也說,若不是靠著介紹,這樣的機會是她自己都沒辦法爭取到的!
意外的經驗都是在累積能力
累積的經驗不會白費,只是用不同的樣貌在未來呈現。還沒有明確職涯規畫的時候,有意外的機會就多多去做,去學習吧!
還記得當初我也是對職涯迷網,想尋求新的方向。明明知道市場正夯的是程式設計,但就是怎麼都覺得沒有興趣。結果靈光一閃:「不如去學有興趣的寫作吧!」就這樣開始練習寫作,因此創了自己的部落格。還因為寫作邏輯的訓練,讓工作的表達能力更好了。
要是沒有當初意外的衝動,可能現在自己還迷網於沒有方向,遲遲沒有進步。
我常覺得,不應該被問題牽著走。當別人問到「你想要什麼?」的時候,不一定要給個明確的答案。不是只能回答:「我想要進科技業」、「我想要當PM」等等的單一答案。
回答可以是開放式的,因為我們還在找尋,還在累積。有意外的經驗,有不可控制的機緣,我們的職涯可以走的更靈活,更有趣。人生本來就只有部分是可以自己控制的,不能控制的部分就用open-mind的心境享受他吧!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