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部分的人對香港的印象,就是 “購物購物購物”!除了一般的必去景點,城市的購物行程似乎是香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,一點都不喜歡只有逛街的旅遊。也因為這樣,我的旅遊清單裡從來就沒有香港的存在。
但是,這次去香港卻讓我改觀了。
故事是這樣開始的......
那天我和兩個室友寢聚後,她們突然提議要去香港 ”爬山”,當下只覺得:「我們平常在台北很愛爬山沒錯拉,不過要爬到香港去?」
那天我和兩個室友寢聚後,她們突然提議要去香港 ”爬山”,當下只覺得:「我們平常在台北很愛爬山沒錯拉,不過要爬到香港去?」
對「去香港購物」的印象太深刻了,深刻到覺得香港實在沒其他好玩的呀!但後來念頭一轉,跟室友一起去或許會有不同的體驗吧!於是,抱持著試試看和相信室友的心,我決定要去香港爬山了!
我們的行程總共5天4夜,除了最後一天因為中午就要搭機沒時間爬山外,我們每一天都在爬山!也就是總共爬了4座山。真的完完全全符合我們這次的目的。
以下會介紹我們爬山的行程,讓喜愛戶外的你,也可以排入這些行程,讓台灣人熟悉不過的香港,玩的很不一樣!
嘉頓山很像台北象山,都是好走的石階,不太陡。但晚上沒什麼路燈,有點暗。大概爬20分鐘左右就到山頂了,用這裡當第一天開始滿輕鬆的。適合平常不太運動,又想看都市夜景的朋友們喔!
從高處看香港的房子,明亮密集的小格子震懾著我。層層疊疊像俄羅斯方塊,咻咻咻的往灰暗的天空去。
在香港,我總不自覺的想,這樣擁擠的生活比台北還要誇張,大家爭相掠奪土地與空氣,恐怕我是沒辦法在此生活的吧。
在香港,我總不自覺的想,這樣擁擠的生活比台北還要誇張,大家爭相掠奪土地與空氣,恐怕我是沒辦法在此生活的吧。
第二天下午:名字恐怖,但風景超美的自殺崖
自殺崖可以說是我們來香港的目標。而且為了可以看到夕陽的景色,還算好時間才出發。
往自殺崖的路分成兩段,第一段是水泥道路的緩坡,很簡單。但第二段是從路邊一個不起眼的入口開始,一路算滿陡的,石階比較破碎,要小心踩踏。
大概爬到一半的時候景色就開闊起來了,可以看到一些市景,但不要在這裡就停下來哦!一定要繼續往後走,會看到一個停機坪,然後再看到一個建築物。
看到一個尖角般的地形就是到自殺崖了!前面會經過有點像稜線的地方,在稜線上,左邊右邊都是市景,從上往下看很壯觀,非常美麗。
空氣霧濛濛的,意外塑造出一種迷幻不真實的景,讓我聯想到恐怖電影──沉默之丘。就像在山上的世界跟底下的世界分開了,山上人煙稀少,而城市底下的人匆匆忙忙地趕過地鐵和各個十字路口。
空氣霧濛濛的,意外塑造出一種迷幻不真實的景,讓我聯想到恐怖電影──沉默之丘。就像在山上的世界跟底下的世界分開了,山上人煙稀少,而城市底下的人匆匆忙忙地趕過地鐵和各個十字路口。
第三天:最愛南ㄚ島遠離人群的無拘無束
南ㄚ島是在香港島旁邊的一個大島,島上大多是住外國人,風格跟中環大樓林立或市區的密集住宅區非常不同。可能因為我們是平日的早上抵達,沒有遊客,居民大多也搭船去香港島上班,所以顯得更人煙稀少和安靜。
我們一路步行,幾乎繞了整個島的一半。沿路是很平坦的路,偶爾有爬坡,但風景幽靜,很適合全家一起走走踏青。
晚上,靠近港口的餐館可以看到粉紅又紫灰色的海景。我們就在餐館後方的空地烤肉。看著下班的島民,一班一班船地安穩送達島上,人群密密麻麻的從船上蔓延到島的這一邊。我們烤肉的地方因為就離港口很近,還有很多香港朋友的親戚經過呢!親切地跟我們打著招呼。
南ㄚ島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地點了。沒有擁擠的人潮,只有樹林與草叢伴在左右。沒有密密麻麻的大樓壓迫,有的是一棟一棟的樸實透天厝。有海,有山丘。多麼想住在這樣的地方。
第四天:萬宜水庫東壩、浪茄灣
最後一天的地點拉到了很遠的東邊──西貢。西貢有個萬宜水庫和地質公園,我們先是搭了巴士到西貢市區,吃了有名的粥和腸粉,才開始搭計程車往山上去。據說這裡私家車是不能上來的,除非有拿到許可,路上只有計程車或徒步的旅客。
沿徒可以看到水庫與海景,可能因為地質的關係,峭壁幾乎是偏橘紅色的,和帶點深綠,濃濃的水庫藍,相映為沉穩又飽和的畫面。很喜歡搭著車,慵懶地聊聊天,不費力地就坐擁美好風光,是最適合懶人的玩法!
我們先是去東壩走了一圈,剛好看到有劇組在壩上取景拍攝,好像還有香港有名的女演員。猜測這裡可能是拍攝取景的好地點,因為室友也提到這裏是志明春嬌的拍攝地點呢!
之後我們爬了一點山路前往浪茄灣,也是很輕鬆的步行道路,而且遠遠看到浪茄灣的時候還覺得很像太陽的後裔裡的白沙灣!腦中不自覺想起劇裡的插曲,心情也跟著雀躍起來,好像自己正搭著遊艇,在乘風破浪中前往無人海灘。
之後我們爬了一點山路前往浪茄灣,也是很輕鬆的步行道路,而且遠遠看到浪茄灣的時候還覺得很像太陽的後裔裡的白沙灣!腦中不自覺想起劇裡的插曲,心情也跟著雀躍起來,好像自己正搭著遊艇,在乘風破浪中前往無人海灘。
浪茄灣真的不枉我對他的韓劇式期待,沙子很白很細很軟,即使鑽到鞋子裡都不會覺得困擾,反而像是有乾淨令人喜歡的客人拜訪了一般。海水很乾淨,很藍,雖然沒有脫鞋子感受海水的真實溫度,但對它留存一點嚮往也是好的。
後來回想,才發現這就是「主題式」旅遊吧!有些人會去某個國家,專門去學當地的料理,或者專門出國滑雪,特地為某個目的而去,而非走知名的觀光景點。
這樣的旅遊方式,對於有某樣鮮明興趣的人可能是很不錯的玩法。記得之前有朋友跟著弟弟,兩個人去遍歐洲各個足球場,因為他們是足球迷,用這種方式蒐集各地足球場。
我們會因為對某個國家的刻板印象,而對它失去興趣或卻步。但極可能那只是多數人還沒有發現它不一樣的地方。就像香港,如果我沒有用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它,就不會知道它還有別種可能,而且是這麼令人驚豔。
下一次的出游,希望我也能添加些不同以往的行程,可能是不同目的的活動,或邀請陌生旅伴。總之,旅遊的有趣與豐富度,不是在於那個地方,而是在於你主動創造了些什麼。我們可以用各式各樣的角度,去認識每一個國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