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明顯的,莫過於發現印度每個省分差異很大這件事。以前,課本學到的都是印度的種姓制度、印度教、牛是神聖的、多神教、寶萊塢等等。或者新聞上所知道的,女權低落、性騷擾事件。但經過Mousumi的口中,我才知道原來不是全印度都這樣。因為印度很大,所以就類似美國、中國每個省份的狀況不同,差異很大。
印度有些省分沒有性騷擾的問題,很安全,但有的省份或城市這類問題則非常嚴重。有些省分很富裕,有些省分長年動亂,非常貧窮,連Mousumi也絕對不會去的地方。有些省分重視女性,有些則女權低落。Mousumi解釋到,國內的差異根本就像不同國家一樣大。
Mousumi是個非常上進的女孩,在新德里做AI工程師,做的是影像辨識,而且現在正為自己和朋友開的新創公司努力。也因為她的工作要接觸到許多大陸客戶,她才來台北學中文,認真的程度就可以看出她非常有企圖心。
貧富差距大,有錢有勢者不會照顧弱勢
印度人不跟隨法律,有權、有錢但同時有道德意識的人不多,因此蔑視法律,經常不跟隨政府規定走。
由於有錢、有勢者不遵循法律,但底層人民教育程度低,貧窮者年紀很小就出去工作,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機會,導致不識字。自己的權利被侵蝕了都不知道,即使知道也無法反映。
Mousumi就說,很多貧窮者打工拿到的薪資,根本跟法律規定的最低工資差很多,但因為貧窮者不識字,不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爭取自己的權益,所以根本就無從擺脫貧窮的出身,導致貧富差距非常大。
性騷擾問題和性別不平等,已造成女性的不自由
性騷擾層出不窮,在公共場合,例如巴士、街道上,女性經常被騷擾,男性會偷捏你甚至打屁股,有些會把你東西拿走,作勢不給你要讓你來拿。而且,這些都是被路人忽視的!其他人會當作沒看到,漠視這一切。路上也會有人用言語騷擾,像是,嘿!那個短頭髮的。嘿!那個穿T-shirt的。等等。
Mousumi的家鄉─阿薩姆,在性別不平等上特別嚴重,女性地位低落。她就曾經遇過,有送貨員到家裡來,她出去應門,但送貨員堅持要求只跟男性講話,要求她叫爸爸或兄弟出來溝通。
在這樣的環境長大,Mousumi說她變得很不相信人,只要有男性叫她或靠近,本能就會想避開或忽視。她說曾經有一次她在牽機車,結果後方有個男的一直叫她,當下她只覺得恐懼,覺得又是來騷擾的人,回家後才發現她的某張卡不見了,後來才想起來應該是牽機車的時候掉了,那個叫她的男生是在提醒她!Mousumi也直說,因為這樣不安全的社會,導致很多原本是善意的舉動,他人也會用懷疑、不相信的心去看待。
Mousumi和朋友們一起在家聊天吃飯
我們常常忘記感恩,台灣是這麼安全的國家
因為這些成長背景,Mousumi說她在台灣感覺非常安全,走在路上不會有人突然對你怎樣,感覺自己非常自由,可以做任何事。這是台灣人所想像不到的,因為台灣太安全了,平時不會有人搶劫,不會有在路上亂調戲你,在路上遇到怪人的機率真的很低,半夜在外閒晃也不會有人身安全。
但這樣的安全,對其他國家來說卻是前所未有的。
我才發現,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。當我們長期擁有了某樣東西,就會把它當作理所當然。即使你知道別的國家不安全,我們應該珍惜台灣的環境,但是你不可能身在其中,還要一直內心感激,因為我們早就安心,並且把注意力放到其他東西上了。
即便女性在社會生存很辛苦,她也想走自己的路
Mousumi已經30歲超過,但看起來跟20幾歲的我們差不多,她有著年輕、熱血和探索的心。
她說道,之前爸媽也找了對象要她結婚,但她根本不認識對方,對方年紀還大她很多,但她堅持不要。因為她的堅持,而且努力向爸媽爭取自己的選擇,才有今天自由衝事業的她。
她來台灣學中文,一開始也被家裡反對,所以她花了很多時間說服,而且金錢上也努力不造成家裡困擾。
她說,這些爭取的過程其實很辛苦。但也因為她的努力,現在妹妹如果要出國、選擇工作或對象,爸媽就比較不會阻撓。聽到這裡,我腦海不禁出現革命者這幾個字,就是因為有這樣前人的犧牲,才能讓後人乘涼阿!
去印度,打破 Take It for Granted!
Mousumi已經30歲超過,但看起來跟20幾歲的我們差不多,她有著年輕、熱血和探索的心。
她說道,之前爸媽也找了對象要她結婚,但她根本不認識對方,對方年紀還大她很多,但她堅持不要。因為她的堅持,而且努力向爸媽爭取自己的選擇,才有今天自由衝事業的她。
她來台灣學中文,一開始也被家裡反對,所以她花了很多時間說服,而且金錢上也努力不造成家裡困擾。
她說,這些爭取的過程其實很辛苦。但也因為她的努力,現在妹妹如果要出國、選擇工作或對象,爸媽就比較不會阻撓。聽到這裡,我腦海不禁出現革命者這幾個字,就是因為有這樣前人的犧牲,才能讓後人乘涼阿!
去印度,打破 Take It for Granted!
從Mousumi口中聽到了這麼多的故事,突然燃起有一天我應該要去印度看看的想法。Mousumi跟我說,到了印度之後原先的道德觀念會改變,因為你會發現不同的角度,才發現原本以為的惡不是惡,原本以為的善也非全善,沒有辦法用以往習慣的單一角度去看待事情。
就像一些偷東西的貧窮人,以前會覺得偷東西就是不對,但貧窮者的出身讓他們沒有受教育的機會,他們可能年紀輕輕就必須要工作,但工資又被壓榨,無從爭取自己應有的基本工資,三餐根本無法溫飽。再加上,雇主也有心態認為:「你不做沒關係啊,可以做這個工作的人多的是!」這樣的情況讓他們怎麼有辦法跳脫貧窮呢?
感謝網站《換日線》幫我刊登這篇文章
https://crossing.cw.com.tw/index.php/blogTopic.action?id=1128&nid=12663
https://crossing.cw.com.tw/index.php/blogTopic.action?id=1128&nid=126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