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能不能勇敢寫下心底的故事?──《故事的療癒力量》故事、隱喻、自由書寫




這本書是意外的驚喜
有一次和朋友晚餐過後,無聊逛了一下書店,原本想著最近已經買書了,應該不會再買了吧 抱持著這樣的心情隨意從書架上瀏覽書名。突然,看到「自由書寫」這幾個字,特別特別的吸引我。畢竟,這跟我最近的想法有很大的相關,引起了我的興趣。

結果,把書從書架上拿下來後……「阿…封面沒有很吸引我…要繼續翻嗎?」
這個疑惑突然出現,但還是勉強翻了一下。

出乎意料的,我居然被作者的故事吸引了!而且寫得真好,讓我想繼續看下去,看作者這樣的個性,到底故事會怎麼發展阿?強烈的好奇就讓我一直翻一直翻。最後,決定買回家看了

這本書果然很值得我買回家。看著作者寫個案的故事,每則都讓我哭的稀哩嘩啦,真的好感人,每個故事都走入我的心裡,感同身受,完全可以設身處地的感受個案遇到的痛苦。個案們被社會貼標籤,被父母認為不夠好,或者卡在對親近的人的不諒解與怨懟,無法放下。

對於被社會貼標籤和被主流價值壓制的個案,我總是特別有感覺,有著強烈的共鳴,後來個案的解脫也讓我欣慰。

我想,可以這樣受到感動,而且可以同理他們的狀態,大概跟我這三年的背景有很大的關係。

被世俗框架限制思考,10年後才驚醒
我是雄女畢業,成大畢業,在台北工作快三年的上班族。以前的我很受到所謂「成功、優秀」的框架影響,從國中開始,就被灌輸課業要好、要有領導能力、要有好的語言能力,考上雄女之後再認真考上前幾名的國立大學,這樣的話我才有好的條件,然後要不斷精進自己,這樣才可以在社會的中上層,遇到條件更好的另一半,過著很有成就的生活……。

真的難以想像我被這樣的觀念框了大概有十年,汲汲營營的想要往上爬,只因為這樣才能成為有價值的人,以為那樣才是好的。

但是,根本不是阿!出了社會,我才漸漸頓悟,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阿?因為這些想法,導致自己的周末變得好累,要上法文課,要寫作業,甚至還想要學第三外語。然後還要花時間運動,花時間讀書,讓自己更好。一大堆應該做的事,卻永遠做不完,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。

直到那時候一位生命中的貴人跟我說:「你的問題很嚴重喔!要想一下是什麼根深蒂固的觀念這樣追趕你。」我才意識到,原來這樣的想法,已經造成我的心理壓力,而且我根本沒想過觀念的正確與否,就接受而且還奉行了這麼久!

於是,出社會的這三年,我不斷的打破原本的框架,去重新思考我想相信的東西。漸漸的,我才能說,我知道獨立思考是什麼了:「是不去盲目跟隨主流價值,懂得用自己的思考過濾、沉澱,最後發展出自己的想法。

人生充滿不確定性,接納自己的徬徨
這段過程滿痛苦的,經常自我迷失沒有方向。但我比較慶幸的是,沒有在過程中過度否定自己,而是接納自己也會有迷茫的狀態,接納自己沒有方向的狀態。這真的很重要。因為以前在大學的時候,我經常譴責沒有方向的人,不斷倡導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,才不會做出錯誤的選擇。結果突然間,我也變成了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!

後來,學著接納這樣的自己,其實,不知道方向很正常,沒有方向也很正常,就算有方向的人,也會有人生迷茫的時候啊!怎麼可能無時無刻都方向明確,更不可能終其一生都在追尋同一個方向不會變。

人生的方向會變,觀念也會變,在這麼多變動的環境下,要找到一個永遠不會變的方向,太難了吧?為什麼我們不能包容不確定?人生在走,不可能永遠事情都是確定的,我們一直追尋所有東西都確定要幹嘛?這樣也不好玩有趣了嘛!有灰色地帶,有不確定才是常態狀態。

過去的經驗讓我可以同理個案的辛苦
經過這三年,我擺脫了以前的框架,知道自己現在想做的是什麼。而且因為不斷的思考,才了解到這樣的框架是怎麼來的?而且框架對多少孩子造成影響,還有台灣的教育對多少孩子否定,只因為他們沒有好成績、沒有讀排名前面的學校,不是世俗認為「優秀」的一群。

所以,我對書裡的個案特別有感覺。很多個案都是年紀還小的時候就遭到否定,變得無法接納自己,從此對自己的心靈苛刻,每天就像拿鞭子一樣鞭自己的心,長期下來心理一定不健康。

這些個案的辛苦讓我邊看邊流淚,書裡有好多話深刻打中我的內心:

「我們沒有權利,對著別人生命的天空指指點點的。」

「生命自有他的出口,生命只需要用生命去陪伴,就夠了。」

「活著,卻違背自己心意、口是心非,這是一種低自尊的展現,也是現代人不快樂的原因。」

因為自己經歷過才可以明白,社會的主流價值、升學主義、成功導向……是多麼強力地壓制懵懂無知的青少年,追的他們無處可逃。

寫這些文字的當下,我正讓自己經歷又一次的自我療癒。我已經無數次地在日記寫下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,很有感覺的時候就寫,有新想法的時候就寫,有吐之後快的慾望就寫。看了這本書才知道,寫作這個興趣真的無形之中在療癒自己。因為有寫作,我才可以梳理想法,把那些困惑寫出來梳理乾淨,把那些遲疑寫出來,自我接納、自我打氣一番。

所以,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心理不快樂的你。

或許你正被社會主流價值壓抑著,或許你正因為其他人的自私而受到折磨,或許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夠好……那就給自己一個機會看這本書吧!裡面的故事給了我力量,讓我更認同自己在寫作這條路上前進。希望你也可以在書裡找到一些適合你的什麼,讓你更了解自己,更有勇氣面對現在遭遇的困境。


分享其他我喜歡的句子:

「面對生命的苦難,不是用力解決的,生命的悲苦傷痛需要一種緩慢的感通、品味與昇華,用超渡這兩個字最適合。」

「我對它的了解越多、怨恨就越少。」

「自我敘說的療癒,就是在『認回』生命中種種的不堪與傷痛。當我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時,生命卻也同時朝向內在的完整。」

「我們不分析、不論斷、不指導、不建議,我們只要把別人的悲傷、憤怒、罪惡感、羞愧、沮喪等,通通穩穩地『接住』這就夠了。」

「一個人的情緒是無法用理性道理來說服的。」

「你不可能給別人你身上沒有的東西。」

「敘事聆聽裡,我們永遠去看別人『有什麼』,而不是去找問題,去看別人『沒有什麼』」

「自由書寫,其實是一種忠於自己的生活態度。」